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28、第 28 章 (第19/19页)
评:“虽然故事本身简单,推理生硬,但是背后的血色才是它最为耐人寻味的地方。” 平庸作品,经历了血案就会在普通人心中封神。 网络发达之后更是如此。 任何提到恐怖、惊悚、悬疑、推理的帖子,都会骤然出现《烛火之谜》,刷新存在感,加强大众对这部背负惨案作品的印象。 翻完资料,若沧深深怀疑,他感受到的怨气与愤怒,不仅仅源于作者本身。 应当还有数十年的舆论风气,造就的独特磁场。 来路不明的吹捧,讳莫如深的畏惧,汇聚于《烛火之谜》这部作品上,承载了数以万计读者、观众的阴暗情绪。 3 以物寄灵,便成邪灵。 当有了自己的想法,就不再是作者或者剧组能够控制的东西了。 《烛火之谜》的年代久远,凶手也都执行了死刑。 要想了解原委,还得靠官方的专题节目。 于是,欧执名从酒店外回来,就见到若沧坐在沙发上看电视。 熟悉的配乐,熟悉的旁白。 解说员声音低沉磁性的说道:“根据黄某交代,他的作案工具是客厅里摆放的水果刀,最初他把水果刀拿在手里的目的,只是为了壮胆。” 大晚上的,欧执名听得精神一震,问道:“你在看什么?” 若沧头也没抬,回道:“《今日说法》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